《三国演义》相关人物及事件
一、阚泽与庞统访曹营
阚泽先前往曹营牵起关键头绪,而后庞统通过蒋干的二次访吴进入曹营。蒋干两次访吴皆被周瑜耍得团团转,如同三国版的木马计。第一次他携带一封有“病毒”的信,搞瘫了蔡瑁和张允负责的水军;第二次带入庞统,又搞瘫了曹军船只,双方实力对比,可见不是一个级别的战斗。
二、三国历史简述
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描写战争为主。这段时期,群雄割据混战,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展开政治和军事斗争。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。
三、《三国演义》创作背景
元末明初,社会矛盾尖锐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。罗贯中作为杂剧和话本作者,生活在社会底层,了解人民疾苦,期望社会稳定、百姓安居乐业,于是以东汉末年历史为素材创作了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历史小说。
四、重要人物简介
刘备:生于公元 166 年,死于 223 年,221 年至 223 年在位,蜀汉昭烈皇帝,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县)人,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子。早年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,后与关羽、张飞桃园结义。剿除黄巾军有功,任安喜县尉,先后投靠公孙瓒、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。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,率军攻占荆州、益州、汉中,221 年正式称帝。为关羽、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,兵败麦城,不久病死于白帝城,世人称其为刘先主。
诸葛亮:生于公元 181 年,死于 234 年,三国时蜀国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天下奇才,琅琊郡(今山东省沂南)人,号卧龙先生,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代。幼年丧父母,随叔父生活。建安十二年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,出任军师,协助刘备占领荆州、益州、汉中,是赤壁大战主要指挥者之一。刘备称帝后任丞相,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,领益州牧,平定南蛮,七擒孟获,北伐曹操,一生胜仗无数。制造连弩武器和木牛流马,建兴十二年病死于五丈原军中,葬于定军山。
关羽:生年不详,死于 219 年,刘备义弟,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,河东解(今山西省临猗西南)人。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,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。官渡之战前被俘,被曹操拜为偏军,封汉寿亭侯,为曹操杀袁绍名将颜良、文丑。后千里走单骑,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,攻曹仁于樊城,水淹七军,收降于禁,杀庞德,让华陀刮骨疗毒,威名远扬。但因骄傲轻敌,刚愎自用,兵败麦城,被孙权所杀,一生重情义,智勇双全,武艺绝伦。
张飞:生年不详,死于 221 年,刘备义弟,五虎大将中第二位,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曾在虎牢关与关羽、刘备一起迎战吕布,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,吓退曹操百万军,葭萌关夜战马超,巴西大战张?,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。刘备入川后拜为本骑将军,封西乡侯。221 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,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,临行前被部将范疆、张达刺杀。
魏武帝曹操:生于公元 155 年,死于 220 年,东汉末年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字孟德,小名阿瞒,沛园谯郡(今安徽亳县)人。从小聪明机警,有侠气,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,参加剿除黄巾军。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,先后打败吕布、袁术、袁绍等豪强,统一北方,曾在赤壁被周瑜、诸葛亮用火攻战败。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,四年后病死于洛阳,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魏武帝。
司马懿:生于公元 179 年,死于 251 年,三国时魏国大将,字仲达,河内温(今河南省温县)人。熟悉兵法,多智谋,善于玩弄权术,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。曹芳任皇帝时,与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,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,杀曹爽,代为丞相,封晋王,执掌国政,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。
蒋干:字子翼,三国时期人物,九江人。《三国志》描述其有仪容,以才辩见称,独步江、淮之间,莫与为对。初曹操知周瑜年少有美才,派他去见周瑜,希望说动周瑜,周瑜接见他并表示他不是说客。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,宴饮时展示服饰珍玩,蒋干始终未说话,回去后向曹操称赞周瑜雅量之高。
五、新三国孙策相关
新三国孙策扮演者:孙策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,在老版三国演义中扮演者是濮存昕,新三国孙策扮演者是沙溢。
沙溢饰演的孙策:作为孙吴势力的奠基者,孙权的兄长,大乔的丈夫,沙溢饰演的孙策不仅长相俊美、风流倜傥,更是壮志凌云、文韬武略。父亲孙坚死后,他以年轻之躯撑起家业,整肃旧部,忍辱负重,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,并率众横扫江东,割据一方。新三国中很多角色备受质疑,但沙溢饰演的孙策收到很多好评。他饰演的孙策更加年轻俊美,符合少年英才形象,也满足了人们对于英雄美人的幻想和期许。但从另一方面看,沙溢外貌偏文弱帅气,相对于“小霸王”孙策的勇不可当、骄傲独断,少了一点刚硬,但仅从演技和表现力来讲,他诠释了一方诸侯、一代猛将的气度和做派,使孙策人物形象有血有肉、丰满动人。
新三国孙策剧照:新三国孙策的出场次数明显增加,据剧迷统计,在新三国中隆重出场 7 次,分别在第四集、第七集、第十五集、第二十三集、第二十六集、第二十八集和第三十二集,而老版三国中孙策只有四场重头戏。新三国保留老版所有戏份,又丰富增加了一些新戏份,如子承父业、玉玺换兵、会合周瑜、大战太史慈、邂逅大小乔、怒斩于吉、临终托孤等,使孙策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,对其英雄豪气和坚毅果敢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但相对于老版,孙策形象斯文有余、勇猛不足,“小霸王”之气不充分,儒将之风更突出。
濮存昕饰演的孙策:孙策是三国演义中的灵魂人物,是孙坚长子,周瑜结拜兄弟,曾是曹操拉拢之人,从寄人篱下到东进豫章、平定疆宇,最终平定江南,连曹操都哀叹难于他争锋,是一位帅才,但英年早逝,被刺客毒箭暗伤,二十多岁去世。濮存昕生长在江苏艺术家庭,受艺术熏陶有儒雅气质和演技天赋,下乡做知青后有了男子汉气概,到话剧团工作学到演戏技巧,为饰演孙策奠定基础。导演看到他的潜力让他饰演此角色,他饰演的孙策外形潇洒,举手投足有大家风范,带有江南男子特有的气质和帝王霸气,诠释到位,成为一代经典。
孙策绰号:孙策是东汉末年孙坚之子,字伯符,吴郡人,是东汉末年割据江东的群雄之一,三国吴国奠基者之一,绰号为小霸王。此绰号在历史上无记载,是三国志作者将其与项羽比较后给予的称号,因其自信有政治头脑但喜欢杀人、死要面子,与项羽相似,如杀高岱一事,所以后人给予“小霸王”绰号,并非说其沙场厉害,而是指性格做事霸道。
六、孙策手下
孙策是孙坚之子,少年时居住在江淮间,年少有名。孙坚死后投靠袁术,用玉玺换回人马,亲自领兵转战江东,仅用八年统一江东,被封为吴候。他善于识人用人,手下有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朱治等大将,宗族之人孙静、孙贲、孙河,军中帐下名将如校尉吕范、部司马黄盖、别部司马韩当、别部司马蒋钦、司马凌操、周泰、小将吕蒙、陈武,文臣有张昭、张、秦松、陈端、陆绩,后来又收服太史慈等人。这些人为孙策统一江东打下基础,其部下在东汉末年很出名,连曹操见了孙策手下败将刘繇都要礼让三分,刘繇后来也成为吴国一员,被孙策收为麾下,可见孙策手下之厉害。孙策善用兵军纪严明,又得周瑜、张等当代名士支持辅佐,统一江东势在必得,且深受部下拥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