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相关信息
一、成书与版本
《三国演义》在明朝完成,作者是明末明初的罗贯中。最早版本是明朝嘉靖元年出版的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分 24 卷,含 240 个以七言标题为主的章节。之后版本对卷数、回目和引用诗词进行了修改。清代康熙年间,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对其修订,使其广为流传。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 1神装 年出版了最新版本。
二、历史时期与地位
叙述历史时期始于东汉末年,结束于西晋初年,约一百年,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,正式名称为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。
三、作者简介
罗贯中(约 1330 年-约 1400 年),名本,字贯中,号湖海散人,元末明初小说家。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(即《三国演义》),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。除小说外,尚存杂剧《赵太祖龙虎风云会》。
四、主要内容
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 105 年历史风云,以战争为主,诉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及魏、吴、蜀三国政治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。反映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转化,概括时代历史巨变,塑造一批三国英雄人物。全书大致分为黄巾之乱、董卓之乱、群雄逐鹿、三国鼎立、三国归晋五部分,编者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,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。
五、战争描写特点
战争多样化,有陆战、水战或水陆混合战,形式包括攻战、守战、伏击战、偷袭战、阵地战、游击战等。
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,如曹操南侵为统一大业,刘备联吴抗曹为立足振兴汉室。
战争胜负系于智谋,需采纳部下善计良策,正确判断敌情,客观分辨忠奸,冷静处事。
着重写人,略写战争过程,吸收《左传》描写战争经验,详写谋略,略写战斗,详写占上风者和将胜者,逐步塑造人物性格形象。
六、作者生活背景
元末明初(约 1330—约 1400),罗贯中原名本,字贯中,号湖海散人,山西太原府祁县人。元代中期,灭宋战争创伤渐平,社会经济文化重心南移,杭州成为戏剧演出和「说话」艺术发展重要中心,许多北方知识分子南下,罗贯中便是其中之一,他在文学和戏曲领域都有卓越贡献,作品深受喜爱,《三国演义》成为经典,为后世留下宝贵文化遗产。